一、MPAcc发展历程
(一)项目的成立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于2008年11月由原会计学院、原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成立的北京商学院财务会计专业。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积淀深厚,有些专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学院1978年恢复招收本科生,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权。1995年设置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是全国最早招收该专业方向学生的财经院校之一;2002年率先创办会计学全英语教学实验班并连年招生,2006年起该实验班同时按照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要求进行培养。2007年获得MBA招生资格,2010年获得会计专业硕士(MPAcc)、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招生资格。我校MPAcc项目成立于2011年,共有四届学员,目前11级(26人)、12级(29人)学员已毕业,13级(38人)、14级(66人)在校就读。
(二)就业情况
1. 学员就业整体情况良好(以2013统计结果为例)
(1)分专业看商学院2013届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2013届硕士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来看,基本都略高于去年同期。其中财务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分别高出16.67%和14.29%。技术经济管理专业同去年保持持平,达到100%。
表1 商学院2013届与2012届硕士研究生各专业就业率表
专业
|
2013届
|
2012届
|
财务管理
|
95.24%
|
78.57%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87.50%
|
90.00%
|
会计专业硕士
|
100.00%
|
|
会计学
|
98.15%
|
91.67%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100.00%
|
100.00%
|
旅游管理
|
100.00%
|
85.71%
|
企业管理
|
89.13%
|
85.71%
|
(2)就业单位去向较好
我校会计专硕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情况良好,其中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外交部、中国建行、中国建行、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中石油、国税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等。
(三)外界评价
我校MPAcc项目目前共有两届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及社会给予的高度评价,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MPAccx学生工作踏实,团队精神强,比较会干活;同时我校毕业的MPAcc学员职业发展前景良好,调查问卷反馈结果显示,他们在校期间所学的方法、思路和内容对工作的帮助较大。
(四)发展速度
1. 招生人数连年递增
我校MPAcc项目招生人数从2011年至今逐年增加,且复试比例稳定在1:1.2—1.5,报录比逐年增加,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表2 MPAcc项目录取学员情况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平均
|
全日制MPAcc学员情况
|
(1)学员人数
|
26
|
29
|
38
|
66
|
40
|
(2)复试比例
|
1:1.1
|
1: 1.5
|
1: 1.5
|
1:1.5
|
1:1.4
|
(3)报录比
|
1.15:1
|
7.28:1
|
8.3:1
|
8.28:1
|
6.25:1
|
(4)国家线
|
|
150
|
155
|
160
|
155
|
(5)复试分数线
|
|
204
|
205
|
209
|
206
|
复试分数线高于国家线的比例
|
|
36%
|
32%
|
31%
|
33%
|
|
|
|
|
|
|
|
|
2. 报考人数逐年递增
我校MPAcc项目报考人数逐年增加,2012年达2011年8倍,2013年增长了90%,2014年又增长了70%,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表3 MPAcc项目报考人数及录取分数线
序号
|
年份
|
考生
类别
|
招生类型
|
计划
招生
人数
|
报名
人数
|
实际
录取
人数
|
录取
最高分
|
1
|
2011
|
全日制
|
全国统考招生
(1月份)
|
10
|
30
|
26
|
393
|
2
|
2012
|
全日制
|
全国统考招生
(1月份)
|
20
|
182
|
29
|
229
|
3
|
2013
|
全日制
|
全国统考招生
(1月份)
|
32
|
349
|
47
|
232
|
4
|
2014
|
全日制
|
全国统考招生
(1月份)
|
47
|
596
|
73
|
231
|
二、办学特色与创新
(一)跨学科的“3C”师资组合
“3C”指社会(Community),企业(Corporate)和校园(Campus)。北京工商大学MPAcc专业特别注重打造优秀的校外导师队伍,我校MPAcc项目目前共有校外实践导师24人,师生比达到4.33:1,且均为来自国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的高级管理人员,职务涵盖局长、董事长和总会计师等。
(二)以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我校MPAcc项目提倡以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开设实用的案例分析课程,建立案例讨论室。并带领学生进行企业实地调研,达到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调研企业和成果主要包括:
表4 部门调研企业及成果一览表
企业名称
|
成果
|
中国有色股份集团公司
|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
北京燃气绿源达清洁燃料有限公司
|
提供内控管理咨询服务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EVA信息化
|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
|
应收账款证券化
|
牡丹集团
|
会计报表的缺陷与重构
|
际华集团
|
企业信息体系的再造
|
(三)持续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MPAcc项目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持续优化,从不断摸索逐步走向成熟,自2011年首次订立培养方案至今,共经过两次修订,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5 教学方案完善与改进内容一览表
2014.08.30第一次修订
|
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列为跨专业必修课程
|
新增校外导师讲座
|
新增4学分跨学科任选课程及论文写作规范与方法
|
2014.08.30第二次修订
|
调整部分专业主干课
|
(四)与时俱进的国际化
我校MPAcc项目注重与时俱进的国际化,包括接手来自多米尼克的外国留学生潘爱莎,接待国外大学访问团,和为许小崇、杨超等部分同学提供机会到国外大学进行交流。
三、成果取得的保障措施
(一)人才培养
1. 项目规划
我校MPAcc项目使命是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管理人才。项目愿景是成为中国未来高层次会计管理人才的摇篮。为此,我们一直致力于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开发案例及实习基地,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优化校内外导师评价和反馈机制。
2. 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我校MPAcc项目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财务管理、会计、审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在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的学习能力和战略意识,具有会计工作的领导潜质,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我校MPAcc项目的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并依照会计教指委的参考性培养方案制定。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特别注重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参与制定培养方案的教师均为由一定实践经验的具有博士学历的学科负责人、财会系负责人以及核心课程授课教师,同时培养方案的修订也广泛征集校外导师和毕业、在校学生意见并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3. 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
我校MPAcc项目课程设置满足会计教指委参考性培养方案要求及项目的培养目标。开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任选课和补修课。所有专业课程均在开课前制定教学大纲,大纲要求内容详实、形式规范、操作环节丰富,并由学科负责人审核,教学秘书存档保存,保障了课程质量。
4.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我校MPAcc项目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理论指导为依托,案例教学为载体,加以给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堂讨论与课堂展示的机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教学计划执行
我校MPAcc各门课程都严格遵循教学计划执行,无改变教学计划课程情况,无日常调课、停课、缩减课时情况及因特别情况调课、停课和缩减课时情况。
6. 课堂外综合素质培养
我校MPAcc项目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并积极在课堂外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形式多样的讲座,论坛,报告会、企业实地调研机会和研讨会,并通过这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务技能。并支持学生开展拓展训练和联谊会,参加歌手大赛,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交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还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公益环保活动等,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 论文质量
我校MPAcc严把学生论文质量,对于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及评审和答辩均要求较高,论文查重率不高于20%(2014年为不高于25%)。与此同时,论文答辩采取“末位监控”制,对于开题、中期答辩成绩较低的学生实施末位监控,督促其提高论文质量。由于MPAcc的毕业论文大多数为案例分析,与实践的关系较为密切,我校还充分调动MPAcc校外实践导师的积极性,让他们也参与到论文审核工作中,给学生更多的应用建议。
(二)师资队伍
1. 专职教师及校外实践导师生师比
(1)我校MPAcc项目在校学生总数为104人,专职教师人数40人,生师比达2.6:1,有效保障了专职教师指导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具体专职教师和在校生情况详见下表。
表6 专职教师及在校生情况一览表
目前在校MPAcc学生总数
|
104人
|
其中,2013级MPAcc在校人数
|
38人
|
2014级MPAcc在校人数
|
66人
|
目前MPAcc专职教师人数
|
40人
|
其中,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人数
|
23人
|
实际指导论文教师人数
|
34人
|
专职教师生师比
|
2.6:1
|
(2)我校MPAcc项目在校学生总数为104人,校外实践导师24人,生师比达4.33:1,有效保障了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实践的时间和精力。具体校外实践和在校生情况详见下表。
表7 校外实践导师及在校学生情况一览表
目前在校MPAcc学生总数
|
104人
|
其中,2013级MPAcc在校人数
|
38人
|
2014级MPAcc在校人数
|
66人
|
目前MPAcc校外实践导师人数
|
24人
|
校外实践导师生师比
|
4.33:1
|
2. 师资结构及师资实际经验
我校MPAcc项目教师拥有副高以上职位比重达87.5%,拥有博士学位比重达65%,拥有实践经验教师比重达57.5%,有效保障了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教学水平。
表8 师资结构及师资实践经验表
MPAcc专职教师人数
|
40人
|
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人数
|
35人
|
副高以上职称的比重
|
87.5 %
|
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数
|
26人
|
拥有博士学位的比重
|
65 %
|
其中,拥有实践经验教师人数
|
23人
|
拥有实践经验教师的比重
|
57.5 %
|
3. 师资配备及师资培训
(1)专业必修及限选课基本满足每门配备至少两名教师。
(2)专职教师队伍 平均每人参加1次以上培训、校外进修、课程研讨、出国进修等活动。
4. 教学案例开发
我校十分重视教学案例开发,2014年有一篇案例被全国会计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评为优秀案列,具体入库情况详见下表:
表9 案例入库情况一览表
入选时间
|
入选案例库
|
案例名称
|
2011年
|
中国MBA案例库
|
《绿大地会计信息造假事件透视》(刘婷)
|
2012年
|
中国MBA案例库
|
《从ST九发重组看ST股“僵而不死”》(张继德)
|
《美丽中国环境下园林行业的战略模式选择——基于东方园林的案例研究》(张继德)
|
2013年
|
全国会计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
|
《ST合臣定增方案蹊跷变更的背后》(张继德)
|
《从携程网NASDAQ上市看企业境外上市决策及其融资效果评价》(崔学刚)
|
《海螺水泥大规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张继德)
|
2014年
|
全国会计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
|
《獐子岛事件中关于存货内部控制的探究》(张继德)(优秀)
|
《业绩变脸之浙江世宝》(张继德)
|
《中国远洋巨亏之谜》(张继德)
|
《如何保持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以北大荒为例》(张继德)
|
《从万科集团融资渠道看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张继德)
|
《被“否定”的上海家化》(张继德)
|
《从紫鑫药业财务舞弊看关联方交易的识别与控制》(张继德)
|
《三精制药2013年净利润骤减原因分析》(张继德)
|
(三)质量保障
1. 教学评估与激励
(1)每年度进行MPACC教师评估、考核及评优工作
为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加强聘后管理,进一步健全教职工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发展目标及实际情况,并且依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和《关于2009年北京工商大学全员岗位聘任工作实施办法》以及《北京工商大学2013~2015聘期全员岗位聘任工作实施办法》,本单位分别在2011-2014年各年按照学校的教职工考核办法对本单位内教师进行了评估与考核。具体考核办法与实施措施制度如下:
表10 考核办法与实施措施制度表
年度
|
相关文档名称
|
2011
|
《北京工商大学2011年度教职工考核办法(试行)》
|
2011
|
《北京工商大学2011年度教职工考核工作安排》
|
2011
|
《2011年度教职工考核优秀人员名单》
|
2011
|
《各单位年度考核结果统计表》
|
2011
|
《2011教学优秀奖名单公示》
|
2012
|
《2012年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师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
|
2012
|
《2012年度教职工考核优秀人员名单》
|
2013
|
《关于开展2013年度教职工考核工作的通知》
|
2013
|
《 北京工商大学2013年教职工考核办法》
|
2013
|
《北京工商大学各单位年度考核结果汇总表(2013年度)》
|
2014
|
《 北京工商大学2014年教职工考核办法》
|
2014
|
《2014年度教职工考核优秀人员名单》
|
(2)评选优秀论文指导教师,进行奖金激励
根据考核结果选出优秀人员名单,并对获选优秀人员的名单进行公示(如2011年的刘婷、王力军等,2012年的崔学刚、张继德等,2013年的何玉润、张伟华等,2014年的姆林娟、王仲兵等)。本单位不仅对表现优秀的教职工给予“优秀教职工”荣誉称号,并且每年还会评选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并进行奖金奖励。
2. 教学制度建设和档案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强化培养教育的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我校研究生部对已有的研究生学位与教育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并聘请校外专家进行论证,将适用于MPAcc项目管理制度的相关文件,已全部整合汇编至《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MPAcc教学档案也交研究生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登记和存放。
3. 专门机构与专门场地
(1)设有MPAcc专门机构,由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以及多名课程负责人组。
自2011年起,为保证MPAcc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日程的正常运转,本单位设有项目办公用地(西区综合楼514室、515室),以保证项目相关人员能够有具体的办公场所。目前本单位MPAcc项目设有专业负责人一名(张继德),教学秘书一名(刘卓),以及多名课程负责人(张宏亮等),具体人员信息详见附件3-3-23-1:《MPAcc项目办公机构及人员信息统计表》。
(2)设有项目专门办公用地,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MPAcc项目机构与人员的配备,确保了本单位在2011-2014年四年内各项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4. 学生管理与服务
我校配备专人负责MPAcc学生管理工作,并配备班主任,形成自下而上的反馈体系。学生管理与服务组织框架如下图所示:

5. 经费支持
我校MPAcc属于项目经费非独立管理的培养单位,主要的项目收入来源于收入和拨款,但是由于我校MPAcc专业学费收入比较低,项目经费与学费总收入的比远大于100%。MPAcc项目经费支持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1 MPAcc项目经费表
学位授权点名称
|
北京工商大学
|
经费支持情况(万元)
|
经费管理方式
|
□项目经费独立管理 □项目经费非独立管理
|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合计
|
项目总收入
|
9.5
|
16
|
35.5
|
95
|
156
|
其中:学费收入
|
9.5
|
16
|
35.5
|
95
|
156
|
项目经费
|
536.136
|
457.305
|
264.3968
|
341.8
|
1599.638
|
项目经费所占比例(项目经费/学费总收入)
|
5644%
|
2858%
|
745%
|
360%
|
1025%
|
6. 图书资料
我校MPAcc图书资源主要分为:纸质图书资源和电子图书资源。纸质图书资源包括两座图书馆中馆藏的的经管类图书70291册;电子资源包括33个中文数据库、33个外文数据库、14个电子书数据库及5个特色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