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会计硕士网 > 校园新闻 > MPAcc院校动态 > 正文

复旦MPAcc Plus工作坊之 “聊聊跳槽那些事”

复旦大学MPAcc项目办公室
2021-04-01
阅读1488次
新闻 | CC Plus工作坊之 “聊聊跳槽那些事”

2021-03-30

  无论是初入职场的萌新,亦或是深耕多年的前辈,或多或少总会站在职场生涯的十字路口,面临是否跳槽甚至转行的选择。面对职场中的困境与瓶颈,究竟应该“穷则生变”选择跳槽,择良木而栖,还是应该“穷且益坚”,在目前的岗位上继续深耕,突破自身的限制获得进一步提高?复旦MPAcc项目组想学生之所想, 3月27日晚,举办以“聊聊跳槽那些事”为主题的CC Plus工作坊圆桌会议活动,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职业背景的同学们齐聚一堂,围绕跳槽这一话题各抒己见。

  如何判断好槽还是坏坑?有同学谈到了性价比,这个性价比并不仅仅是绝对的薪酬,而是要综合诸如有效工作时间等一同考量得出的结果。此外,同学们也谈到可以看其对工作职责的描述是否专业清晰,这也可以一窥公司本身的实力与专业性。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通常而言,跳槽会带来一定幅度的薪酬增长。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过于频繁的跳槽难免会给HR留下负面印象,让对方在对应聘者心有疑虑。如何把握跳槽的频率,也是在场的同学们热切关心的话题。关于跳槽,有“三年起跳”的说法,这或许不无道理。在场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指出,在一个岗位工作往往需要三年到五年时间才能真正深入其中。此外,也有同学补充,三年通常也是个人成长的一个阶段周期。当然,数字并不是个人发展的限制,公司本身的上升通道也对个人有极大的影响,跳槽与否以及时机的把控,也需因时因地因人而论。

  随后,学生们分为两组就“跳槽”和“转行”这两种选择进行讨论。谈到转行,同学们谈到了转行的种种困难与挑战。转行意味着重新开始,放弃此前的职业沉淀,这必须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转行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重大选择,而享受选择的自由,也就必须承担选择的重负。同学也以自己的转行经历谈到,转行之后面临的困难确实存在,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承受其中的艰难。但是度过最初的转行阵痛之后,就会发现那些看似难以逾越的困难,实际也不过如此。另外,同学们也谈到,面对转行与否的选择时,要对行业的前景有充分的认知。有的行业已经日薄西山,即便有再多困难也应该及时转行;有的行业目前看似繁花似锦,也给出可观薪酬,但是前景黯淡的话,也不能因为薪酬做出短视的选择。而就自身来说,也只有强化自身的实力,才有抵御外部行业风险的能力。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工作,应该结合个人追求与确定的目标,并以此为基准寻找相关行业领域内匹配的工作,并对其前景有充分而深入的了解,最后做出理性的选择。而谈到海投时,同学们也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针对性地了解心仪的公司,才能在更大地提高成功的几率,无的放矢,终难成事。

  最后,复旦MPAcc项目黄鑫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提醒同学们可以跳出跳槽本身思考。跳槽与否,并不仅仅是一个眼前简单的选择题,以终为始,我们需要用更为长远的目光面对当下的选择。首先,需要想清楚“我要什么”。面对一个岗位,需要考量自己能否成长,是否能有施展的机会,当然团队尤其是上司、薪酬也必须纳入考虑范围。其次,还要考虑“我有什么”,这是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黄老师指出,自身的能力分为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前者是基准,需不断深耕;后者则是职业生涯更上一层楼的基础。最后,要考虑“我怎么做”。第一步需要更好地了解自己。这可以借助一些测评工具,如霍兰德职业取向测评等实现,面对不同选择时可以做一个职业生涯平衡单,做SWOT分析,以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此外,可以通过成功人士的深度访谈深入了解行业情况。“人生而有涯”,而在跳槽频率的问题上,黄老师指出人的生命有限且充满不确定性,一切都应该以自我发展为导向,而不应人云亦云。而三十五岁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可以试错,但是三十五岁之后应该要对自身的职业有更清晰的规划。最后,黄鑫老师再次强调,成功需要积累,最忌浅尝辄止,需要把握自己职业生涯以及自身能力的主线。面对当下的工作,应兢兢业业,而即便是换行,也不要丢弃此前的积累。

  时光如白驹过隙,虽然同学们还意犹未尽,但是本次活动已经走向尾声。随着讨论的深入,跳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职业选择题,其背后关乎的是个人职业成长的一步步积累与选择。“真理不辩不明”,也正是在这样的讨论、分享以及思维碰撞之中,同学们受益匪浅。CC Plus工作坊活动愿为同学们提供更多交流分享的平台,众“智”成城,与每一位CC人共创美好前景。

 

标签: